Google 2021 Hardware Engineer Intern 申請、面試心得及經驗談

寫這篇文前寄信問了下Recruiter什麼不能寫,結果她回答「只要Google找得到的資料都可以寫喔!」真不愧是Google啊。

Zack Huang
Feb 20, 2021
Google最新啟用的板橋辦公室,硬體仔想進去工作就靠這次了。

看文章之前,可以先看一下Google以前對硬體實習的相關分享影片:

Google硬體實習生的相關分享,裡頭也有講到關於申請的準備。

前段時間在學校的臉書社團裡看到Google在募硬體實習生的消息,想說給自己個機會,就自己把履歷丟過去了,完全沒想到會有參與面試的機會。當初申請前在網路上有查了些資料,但對於硬體工程師的面試資料可說少之又少,所以稍微寫下自己這段時間申請的心得,希望能幫到之後想投Google實習的硬體仔。

先說下自己的背景當參考:
目前在機械所讀碩一、大學也是機械系畢業。基本上經驗沒有比大學畢業生高多少,頂多就只有從上課學來的經驗而已。
這次應徵在第一次面試後被刷掉,所以實在不能給什麼對面試太有用的建議,主要還是在時間及流程上的分享。

這次申請的時間表大致如下:
1/13 投出申請
1/14 填寫專業技能表單
1/21 收到面試通知、約面試時間
1/27 遠距面試
2/18 收到未通過通知

1. 投履歷

Google在大約每年11、12月左右會在校園內有招募實習生的相關活動,在同時網站上也會釋出申請的連結。要申請實習的話,從Google Career搜尋地址、類型就會有相對應的申請連結,點進去後就像在填Google表單一樣,把該填的都填好就行了。

今年提供了春季及夏季實習兩種選項,春季實習從三月開始,在學期中上課的同時每週花一兩天到公司上班;夏季則是從暑假開始大約兩三個月的全程實習。因應最近的疫情,據說許多工作都是可以遠端完成的,並不需要強迫到公司,但在臺灣Google辦公室上班有多幸福我想大家應該都是有目共睹的。會分成春季與夏季聽說是因為臺灣許多研究所教授會要求學生在暑假到學校繼續研究及計畫進行,但依據我的經驗,這種教授通常在學期中也很難願意同意學生同時進行實習就是了。

除了有申請連結外,也有各種詳細的要求及工作細節。

申請上需要的文件只有履歷及學歷證明,cover letter作為選填選項在表單中,看了Google之前的說明影片,他們對工作經驗、學經歷等資訊看重的多,我就沒有特別寫cover letter了。

履歷的部分,只要寫清楚最基礎的資訊就好,像:姓名、聯絡方式、學歷、工作經驗、專業技術、獲獎及論文等等,照片及cover letter等等都是不用放在履歷內的。網路上許多申請Google工作的人都用Latex寫履歷,我對這部分比較不熟,就用了Cake Resume中最簡單的版面,只把必要的資訊條列出來。

2. 專業技能表單

履歷丟出後隔天,就從recruiter那邊收到了進一步的專業技能表單連結,這邊主要是要更詳細的分清楚每個人的專業方向及就職意願。在這次硬體實習,Google把硬體工程師分成了更多方向:Antenna、Media、Silicon、Hardware Reliability等等,專業表單內可以選填自己的志願方向,以及自己擁有的專業技能知識。填完表單後,履歷及資料會被丟到有興趣的組別審查,若是負責人對你感興趣,就有機會進到該組的面試流程。

我當初填的志願為Mechanical Engineer 及 Hardware Reliability Engineer,雖然兩方都不太像我現在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因為有相關的經驗,這方面的工作會比較上手些。最終通知我進行面試的是Hardware Reliability組別。

3. 面試通知及準備

在網路上查到以前實習生的面試大部分是一次電話面試、一次在Google辦公室的onsite面試,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將這兩次面試都改由Google Meet進行,收到面試通知的同時也會提供使用Google Meet的相關要點,以及所參加組別能準備的內容。

關於Google Meet的部分,視訊鏡頭與麥克風當然是必須,軟體要如何使用可以在面試前先與朋友練習,Google也會提供一些練習時段可以與它們的工程師試連線,趁練習時多學一下使用方式,在面試時也比較不會手忙腳亂。特別是如果要分享螢幕要注意整個螢幕分享及視窗分享這兩種模式,才不會把奇怪的東西全部show出來。

另外是面試的準備,依據各組方向不同能準備的也不同,就要看清楚應徵資料上需要哪些專業知識了。在Hardware Reliability Engineer這邊,就如同業界一樣主要看中材料力學的分析,以及有限元素分析的了解程度。若是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相關,可以準備一些相關的文件及作品,或者之前做過的project,用實績告訴主考官能力,而不是只靠口頭說說。我在以前上課時有用過有限元素的分析軟體,就準備了以前的project當作參考資料。

在這段時間會與recruiter有頻繁的聯絡,除了約定時間外,其他關於面試、工作的任何問題也可以詢問他們,如果E-mail講不清楚的事情也可以問問能不能約個時間打電話聯絡。這次我的recruiter是在北京的Googler,信件主要以英文聯絡,打電話時就可以用中文,有詳細的疑問也比較好解決。

4. 遠距面試

遠距面試會依據你填的時間段選定一個時間,在45分鐘內,與面試官用Google Meet連線。面試官也是在臺灣工作的主管,面試時的語言則是依據主考官希望的語言進行,大部分的主考官會選擇用英文,但若是像我一樣稍微幸運點,也是可能遇到決定用中文的面試官。若是遇到英文面試也不用太擔心,如果有些問題擔心用英文沒辦法回答完整想法,也是可以像面試官提出要求稍微用中文表達你的想法的。

Google的面試是出了名的casual,面試不需要穿西裝打領帶,穿一般的外出服即可。網路上些面試心得甚至寫穿得太正式會被當成古板的人,只要不要隨便到睡衣的程度,穿著並不是太需要煩惱的因素。

面試的問題基於保密原則不能講太多,但關於專業知識的準備在面試中會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在這部份多著墨可能是比較好的。面試問題結束後,若是對工作有什麼好奇的地方也可以直接詢問,面試官都抱持很友善的原則再進行面試,當作一次聊天也無訪。

5.第一次面試後

在第一次面試後,大約等了三個禮拜才收到被刷掉的通知,不過由於中間卡到年假,可能有拖到一些時程。Recruiter那邊並沒有通知我被刷掉的原因,我自己認為是相關的經驗不足,加上與現在的研究方向不相關,所以沒能拿到offer。儘管沒有通過面試,有相關的問題也可以回信與recruiter聯絡(我為了能否寫這篇文章而回信詢問,好險沒有被已讀或狠心拒絕)。

由於當初只是想嘗試看看申請,其實沒上也不覺得太難過,而且如果錄取了,我應該會因為學校及公司的工作過多而懷疑人生。但如果問我以後想不想進Google工作,我的心情大概像下面這張圖:

拜託啦,讓我進去啦。

希望這篇文能幫到一些人,雖然我沒有開營利功能,但如果有幫到你的話麻煩幫我按一下掌聲,有問題的話在下面留言我也會回覆。拜託啦,我的虛榮心很久沒滿足了。

--

--

Zack Huang
Zack Huang

Written by Zack Huang

沒辦法當純文青,也沒辦法當白爛人。只能寫些看似文縐縐,其實很白爛的文字。

No responses yet